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青海开放大学干部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产生强烈反响和共鸣。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青海考察,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青海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海人民的深切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倍受鼓舞、倍加感恩。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持续推进青海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党委书记汪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指明了新方向、标定了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全省开放教育系统广大师生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凝聚起助力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建设的强大动力;要主动融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大局,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彰显新作为;要立足生态环境保护最大省情定位,助力全省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在全面从严管党治校上取得新成绩。
党委副书记、校长尚玛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深受鼓舞,青海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青海人民的幸福生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爱的结果,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感恩奋进、担当作为,健全完善学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的工作体系,“三驾马车”协调发展;强基固本学历教育,狠抓教学质量建设;稳步扩大社会培训,助力“技能中国”建设;做优做强老年(社区)教育,打造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办学格局。
党委委员、副校长刘青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我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工作,要发挥学校“铸魂育人”功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重点内容,讲好总书记三次考察青海故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要用好学校“对口帮扶”机制,抓住党中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机遇,织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纽带;要借助学校“体系办学”优势,为促进乡村振兴、维护基层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支撑。
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行政管理专业教授吕军莉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青海考察,发表重要讲话,贯穿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意义深远。要充分发挥校园宣讲团和人文社科教师作用,开展校园宣讲、网络巡礼、社区送教,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传递到广大师生和基层群众中。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文化品牌建设结合起来,在学校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贯穿“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积极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务处处长、党支部书记苏少岩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开放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新型高等学校,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青海重大战略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强化教育帮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展国际视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思政教育专业教授李秋梅说道,习近平总书记的“三个讲好”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讲好青海历史青海故事。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开设形式多样的专题课,更好地肩负起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2022年秋季行政管理专科班学生杜海燕表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之大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一名开放大学的学生,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以实际行动守护青山绿水,守望美丽家园。